电脑维修的基础知识是什么?
电脑维修基础知识
内容:硬件认识及组装 BIOS设置分区 格式化DOS、WINDOWS98和驱动程序的安装;
常用软件的安装及卸载
硬件故障排除
软件故障排除及复习
一、微机系统简介
1.微机原理
1946年的第一台计算机是依冯诺依曼构想一种"存储程序式"模式设计出来的
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
ALU:Arithmetic Logical Unit:存储Data与Program。
PCU:Program Control Unit解释、执行指令,控制I/O。
2.发展历史
(46)电子管--58年晶体管--64年小规模集成电路--71年大规模集成电路
3.其它分类
大型机--小型机--微机
4.电脑系统组成
主板(连结所有设备的电路板)
CPU(中央处理器)=运算器+控制器
RAM(随机存储器)
内存(内部存储器)
主机 (内部存储器) ROM(只读存储器)
硬盘(硬盘驱动器)
光驱(光盘驱动器)
软驱(软盘驱动器)
硬件 其它(声卡,显示卡等)
键盘,鼠标,扫描仪,手写板(输入)
外部设备
显示器,打印机
系统软件操作系统(DOS、95、98、ME、2000、XP等)
软件
应用软件 应用程序(OFFICE2000,打字软件);程序设计(VB、VC)
多媒体的概念:能综合处理各种媒体信息,比如文字,图画,影像,动画,声音等。
二、机箱(一般包括电源)
1.机箱要求:
(1)要具有一定的硬度,能承受一定的负荷而不变形。
(2)合理的内部结构,便于安装设备和扩展。
(3)具有良好的电磁屏散热性能,避免外界电磁波干扰。
(5)面板开关,指示灯布局合理,标志明显。
(6)美观
2.机箱分类
(1)从电源:AT、ATX
(2)从外观:立式、卧式
(3)从使用:专用、标准通用
3.机箱电源:AT、ATX
(1)ATX电源输出电压规格,20针连接,"D"形,方向不对一般插不进去
(2)AT电源的接法:(1)两个黑线靠在一起。
(3)、电源功率AT200W、220W、250W、300W(与微机的附带设备对应)。
(4)POWER GOOD(PG)信号:是由各直流输出电压检测信号和交流输入,电压故障信号相"与"产生的,它与TTL电平兼容高电平表示电源正常,低电平表示电源故障。PG信号从打开电源到输出有效,大约有100~500MS的延时,其作用是在电源输出达到稳定后通知主机启动系统,而当市电突然断电后,PG信号将在直流稳压输出消失之前做出反应,使得硬盘驱动器有足够的时间使磁头复位,从而防止硬盘受到意外损伤。PG信号不正常往往导致系统不能启动。
4.主机电源的常见故障
电源有无电压输出的判断:
A 电源风扇
B CPU风扇
C.主机面板上的电源指示灯。
(1)系统死机。
A 电源本身故障(质量差或发热太大)使直流输出电压不稳
B 输入交流电压过高,过低或突然升降的影响。
(2)电脑在工作时突然自行启动,一般都是电源故障。
A由于交流供电有一个短暂的掉电或电压大幅度波动引起电源交流低压保护电路动作造成的。
B由于电源负载能力差,在外部设备(如硬盘软驱等)启动读写数据时,使电源输出电压突然降低,使主机重新启动。
C电源内部线路接触不好,由于振动,使输出直流 瞬时没有眩而造成主机重新启动。
(3)电源风扇不转成或噪音过大。风扇线圈烧断,螺丝松动。
二、几个重要概念
1.存储单位
bit,Byte位,KB,MB(兆),GB(吉),TB
2.时钟频率
时钟:(电压的高低交替)1MH,高低交替一百万次
ns纳秒:10亿分之一。109
Hz,MH
3.总线:一种连接多个设备的信息传输通道,
(1)概念:实际上是一组信号线。
每根信号线都可以传递分别表示"0"和"1"的信号。
(2)多总线结构
计算机中通常是多总线结构(国家交通网)
(3)系统总线:(共同的速度)
(4)常见外部总线
ISA:工业标准体系 16位 8MH 黑色长槽
PCI:外围部件互联 32位 33MH 白色短槽133MBPS
AGP:(般用来插接显示卡)图形加速端口 32位 66MH(1X,2X,4X)
褐色短槽266MB/S。。。。。。
4.缓存--缓冲存储器(Cache)
全速,半速
一级、二级(比一级大、慢)L1,L2
三、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
1.历史
Intel 与AMD、Cyrix均有同名产品
78年 8086 16位
81年 8088 8位 IBM首台PC机 CPU焊在主板上
82年 80286 16位 20MH
85年 80386 32位 33MH 缓存(主板上)
89年 80486 32位 33MH 有缓存,出现倍频技术
没有沿用586、686的原因
1.美国商标法规定不能用纯数字作为商标
2.摆脱名称混乱
Intel AMD
93年 Pentium 66-166 66MH K5 66-166 66MH
96年 Pentium MMX 166-233 66MH K6 166-233 66MH
98年 PII 233-333333-450 66 MH100MH K6-2K2-III 233-450400-550 100MH100MH
98年 Celeron 233-450 66MH
99年 PIII 450-933 100MH133MH K7速龙 雷鸟 500-850850-1.4G 200
Celeron II 533-733 66MH K7毒龙 550-850 100
Cyrix 96年6X86 133-233(66MH)
98年MII300 (66MH)
现在被威盛收购,有VIA Cyrix III推出。
2.选购CPU的性能参数
(1) 主频、外频和倍频(如水库的容量和出口)
(2) 缓存速度及大小
(3) 指令集
MMX:增强多媒体效果(Intel)
3D NOW!:提高三维图像处理性能(AMD)
SSE:Streaming SIMD Extensions(Intel同前两者)
(4) 工作电压:1.6~3.5
(5) 封装方式(与主板的接口)
Socket 370:方形插座(零插拨力)
Slot:条形直槽
(6) 工作模式
实模式(8086~80386)
保护模式(虚模式)
(7) 超频
A. 改善系统的性能
B. 要稳定
C. 考虑CPU的安全及寿命
D. 其它的设备要能跟上
主板的分类:
1、 按CPU分
2、 按I/O总线类型分。
USB。
IEEEB94,俗称"火线"(FIRE WARE)
3、 按逻辑控制芯片组分。
LX早期P60和66。
NX:P75以上支,在430FX之前很流行。
FX(430,商用微机)
VX(430对普通的多媒体应用作及优化和精简,已被IX取代)
TX
GX、KX450系列,GX--服务器,KX--工作站及高性能桌面PC。
MX(430)笔记本电脑的奔腾级芯片。
非INTEL公司的
VIA 台湾威盛、ALI台湾矽统、OPTI台湾OPTI。
4、 按结构分:
AT
BABY AT比AT主板小(许多原装机的一体化主板)
ATX
一体化(ALL IN ONE )--原装品牌
NLX
3/4BABY AT
主板的选购:
A、 性能,因素,其中包括速度、稳定性、兼容性、扩展能力、升级能力。
B、 主板元件选择,是通过主板上的元件来具体体现的。如芯片组,CACHE的速度和大小等。
C、 价格。
D、 其他因素。
非INTEL( PENTIUM级CPU)公司对主板的特殊要求:
A、 总线频率
B、 芯片组
C、 电压、频率设置
PENTIUM MMX对主板的选择
A、 CPU支持,普通PENTIUM使用SOCKET与或SOCKET7插槽,但只有SOCKET7才同时支持PENTIUM和PUNTIUM MMX,PENTIUM MMX最低主频也在166。
B、 芯片组,430LX,NX ,FX的主板不能直接使用,PENTIUM MMX CPU ,而只能使用带MMX支持的PENTIUM MMX OVERDRIVE升级的芯片。
233以上的PUNTIUM MMX CPU只能采用其他的芯片组。
主板上的新技术。
非同步PCI时钟。
早期的主板,通常固定,PCI总线工作频率,一般为CPU总线频率的一半,在使用83MH2以上的总线频率时。
系统将非常不稳定,为了解决此问题当前多数主板都可以设定非同步,PCI时钟频率,即当主板工作在83MH2以上时钟频率时,PCI总线仍工作在33.3以下,使PCI和IDE设备正常工作。
内存、CPU外频工作在100MH2,甚至133MH2,受到严酷考验的首先是内存,有些主板引入了一些特殊外频,使外频不超过PC100的时钟有极限,有些主板具有"内存时钟选择"功能。
安全技术
ULTRA DMA66(80PIN)
SB-LINK接口(音频连接线)
立即进入开机
防电磁辐射功能
桌面管理界面DMI技术
通用串行总线(USB)接口技术,(12MB/S的传输)
内存,计算机系统使用了多种存储器模式,只读存储器ROM,主要用于存放BIOS键盘适配程序等。除此之外,RAM,如:DRLM SRAM CACHE
内存的常用单位,A位,O式1就是一个比利时特,在现代的电脑中一个比特对应着一个晶体管。
B、字节(B、BYTE)1字节=8个比特,即1BYTE=8BIT
C、 1KB=1024BYTE
1MB=1024KB、1GB=1024MB、1TB=1024GB
内存的存取速度"-7"--"70NS""-12"--"120NS"
内存新技术。
SORAMⅡ也就是DDR SDRAM
RDRAM也就是RAMBUS DRAM.
CDRAM(如三星)
硬盘:
DMA
40芯与80芯
ultra极端的 udma
[ Last edited by liberty0636 on 2004-12-10 at 04:56 PM ]
screen.width-333) {this.width=screen.width-333;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 border=0 2004-12-10 04:52 PM 一元起疯狂拍卖 兑奖活动热力升级,更多渠道获得金币! 免费购物,易趣帮您买单! liberty0636
用希望照亮一生
版主
积分 5750
发贴 710
注册 2004-10-3
状态 离线 (一)、显示器
(1)、类型A、阴极射线管(CRT)显示器(又称显像管或CRT)最早使用的显示器,它技术成熟,价格便宜寿命较长,可靠性高,原理是电子束光栅扫描,结构类似于电视机。
B、液晶显示器,外形看上去就像一块颜色稍暗的玻璃,这块玻璃由前后两片玻璃封装而成,在两片之间充有液晶材料。几优到十几伏的工作电压,而阴极射线管的工作电压是10KV-30KV。
(2)、主要技术指标。
A、 尺寸。14寸(356MM对角线)15寸(381MM)17寸(432MM)
B、 点距和栅距。
C、 分辩率
D、 垂直扫描频率(场频)60-90(72以上,闪烁感明显减少)
E、 水平扫描频率(行频)
F、 隔行扫描和逐行扫描。
G、 带宽。
H、 电磁辐射标准:MPR-Ⅱ、TCO92
I、 绿色功能
J、 即插即用功能
K、 表面处理,表而刻蚀涂层。AGAS COATING矽涂料。ARAS COATING防反射,防静电涂层(可经普通清洁剂的清洗)。ULRA-CLEAR COATING 超清晰涂层。(三星特有)
L、 同屏显示
M、 数控和模拟。
N、 屏幕曲率,显像管理照其外观构造可分以下三种类型。(1)球面(普通)(2)、柱面(3)、平面直角(FTM)
O、 显像管类型:荫罩型、光栅型。三星的细颈CRT。
P、 连接器
Q、 色温(不同的色温决定了不同基色的白光,有的蓝色光成分多,有的黄色,光成分多,国家标准,GB/T931-1995应提供9600K和5300K的色温。)
R、 显示数据通道,DDC,支持微软即插即用功能。
S、 动态聚焦。
T、 89 色彩控制
U、 超黑矩陈屏幕
V、 无闪烁
3、直观鉴别显示器的优劣。
A、 鉴别扫描频率的高低,水平扫描频率应达到48KH2。
B、 判断是否为逐行扫描显示器,接上图形加速卡(卡上至少配有2MB的显示缓存),再逐步提高显示工作模式,当分辨率达到一定比值时(如,800*600),隔行显示器就有闪烁的感觉,而逐行显示器则没有。从说明书看,只有水平扫描频率高于48.4KH2的显示器,才可能支持高分辨率下的逐行扫描。
C、 鉴别视频带宽。
D、 鉴别显示器的色彩指标
E、 判断光栅失真。
(二)、显示卡,由视频存储器,字符发生器,显示系统BIOS,控制电路和接口等部分组成。
显示方式:PC的显示系统有两种不同的工作方式,字符方式A/N和图形方式APA。
(三)、声卡,主要有8位,16位,32位和64位。
选购:A、与ADLIB和SOUND BILSTER(声霸卡)兼容。
B、16位,44 .1KH2以便获得CD音质的数字音频效果。
D、 具有混响和合成能力,具有MIDI(音乐数字接口)功能
E、 采用专用的数字处理器芯片。
(四)、软驱
(五)、硬盘
(1)、选购,A、容量;B、接口;C、速度;D、高速缓冲存储器;E、品牌;F、价格。
(2)、安装
(3)、硬盘故障:硬故障、软故障。
FORMAT C:/S/C
O磁道修复:
(1)、DM/M(手动启动)--"P"分区表功能--"N"
(新的分区表功能--"DOS"类别--"ENTER STARTING CYLINDER NUMBER"--如"3"
(2)、DM/M--把从"OO"开始的柱面划分为"DOS"以外的如READ--ONLY OTHER。
(3)、FDISK--把O道开始的区域分为除DOS以外的分区,基他区域分为DOS分区,然后,激活DOS分--高格
(六)、CD-ROM驱动器。
性能指标:A、平均数据传输率;B、数据缓冲区与突发数据传输率;C、平均存取时间;D、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应大于20000小时;E、速度,CLV CAV 、CLV与CAV结合。
选购:A、根据硬盘的接口类型选配;B、数据传输率的选择;C、缓冲区的大小;D、面板按钮的要求;E、品牌的选择
(七)、输入设备
(1)、键盘;(2)、鼠标;(3)其他输入设备
(八)、打印机
1、 开机后屏幕显示,系统配置。
2、 存储容量单位,BYTE(字节)。
1KB=1024B 1MB=1024KB 1GB=1024MB 1TB=1024MB (103进制)
3、 常用PC机开机按DEL进CMOS设置,CMOS由后备电源供电3V(关机后)
4、 CMOS设置:
(1)、STANDARD CMOS SETUP(标准CMOS设置)
(2)、BIOS FEATURES SETUP )(BIOS性能设置)
(3)、CHIPSET FEATURES SETUP(芯片组特性)
(4)、POWER MANGEMENT SETUP (电源管理设置)
(5)、PNP AND PCI SETUP (PCI 配置设置)
(6)、LOAD BIOS DEFAULTS (装入BIOS缺省设置)
(7)、LOAD SETUP DEFAUTS (装入SETUP缺省设置)
(8)、SUPERVISOR PASSWORD 和USERPASSWORD(密码设置)
(9)、IDE HDD AUTO DETECTION(IDE硬盘自动检测)
(10)、 SAVEEXIT SETUP(保存并退出SETUP程序)+
(11)、EXIT WITHOUT SAVING (不保存并退出SETUP程序)
(12)、CMOS 口令遗忘处理方法:A、软件清除DEBUG;-070,10;-071,10;-q;B、硬件清除(CMOS电池放电);C、万能口令法。
四:FAT:File Allocation Table
低级格式化:划分磁道和扇区,标注地址和信息。
高极格式化:FAT16,FAT32,簇
(一)、为什么要进行分区和格式化。
新的硬盘必须经过低格式化,分区,高级格式化等过程才能用于存放信息。硬盘销售商都已对硬盘进行了低级格式化,一般情况下用户必须对硬盘进行分和格式化。
(二)、进行分区,格式化
A、分区FDISK。
若分区程序FDISK是DOS7.0以上(也就是WIN98带的)则会出现提示,Do you wish to erable large disk support(Y/N) ……?(Y)
若FAT32模式,则Y;若FAT16模式,则N;
选N回车--分区菜单。
1、 Create Dos partition or Logical Dos Drive。创建DOS分区或DOS逻辑驱动器。
2、 Set active partition.设置活动分区。
3、 Delete partition or logical dos drive。删除分区或逻辑驱动器。
4、 Display partition information.显示分区信息。
第一项,1、Create primary dos partition。创建主DOS分区。
2、Create extended dos partition。创建扩展DOS分区。
3、Create logical dos drivels in the extended DOS Partition。创建扩展分区中的逻辑驱动器。
按ESC回上一层菜单。
第二项,当分区超过一个时,必须设置活动分区。
第三项.1、Delete primary dos partition。删除主DOS分区。
2、Delete Exterded Dos Partition。删除扩展Dos分区。
3、Delete Logical Dos Drivels in the Exterded Dos Partition。删除扩展DOS分中的逻辑驱动器。
4、删除非DOS分区。
注意:在新建DOS分区时,从1--3。在删除DOS分区时,从4--1。
B、格式化(FORMAT)
在分区后必须对各逻辑盘分别进行格式化其中C盘,须带/S参数,以便使它成为启动盘。
(一)、建立系统前的准备工作。
1、创建DOS6.22启动盘。
在DOS6.22系统下,格式化一张软盘(带/S)把相应的文件拷入A盘。
建立CONFIG.SYS及AUTOEXEC.BAT文件(在A盘根目录下)。
建立光驱驱动。
2、创建WIN98启动盘。
screen.width-333) {this.width=screen.width-333;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 border=0 2004-12-10 04:54 PM liberty0636
用希望照亮一生
版主
积分 5750
发贴 710
注册 2004-10-3
状态 离线 2、创建WIN98启动盘。
在一台已安装WIN98的机器上,开始--设置--控制面板--添加删除程序--创建启动盘。(当然在创建过程中,必须插入WIN98安装盘)。
(二)、安装WIN98
方法一:插入启动盘启动电脑--在CMOS设置中修改启动顺序顺序选项,A为最前。读取WIN98安装光盘。切换到WIN98安装目录(视情况而定),SETUP启动安装。在提示时,输入序列号等信息。
方法二:插入启动盘启动电脑。
将WIN98安装盘子的安装程序,拷入到硬盘的某一个目录,从硬盘上启动安装命令SETUP。
方法三:从CD-ROM启动电脑(必须主板支持,且光盘是可启动的)
从光盘中启动SETUP。或将程序拷入硬盘,从硬盘启动SETUP。
(三)、使用到的相关命令。DIR……/S
一、计算机的优化
1.硬件组装、主板跳线
2.CMOS设置(有些主板可以在WINDOWS操作)
(1)软跳线
(2)快速自检
(3)启动顺序
(4)Cache设置
(5)其它硬件设备
(6)系统监控设置
(7)软件破CMOS密码
DOS状态下
DEBUG
O 70 10
O 71 01
Q
3.合理的分区格式
软件分类存放
4.操作系统
(1)98有第一版和第二版之分
(2)WINME和WINDOWS2000个人版
(3)驱动程序(主板,显示卡,声卡等;derectX7.0以上)
5.杀毒软件
家用:kv3000(国际豪华版和国内升级版);瑞星2001
企业:KILL;诺顿;MYCUFFE等
(1)杀毒(有疑问的软件)
(2)安装实时监控(防火墙)(本身无病毒)
6.办公、娱乐、学习等常用软件
(1)office2000,wps2000,五笔字型
(2)解霸,WINNAP;POWER DVD,REAL PLAY
(3)工具软件如碎片整理,安全防护,下载程序等。
7.备份
BIOS(AWORDF);分区信息(KV300);注册表;C盘
8.定期杀毒,整理,清洁
9.使用环境与习惯
(1)不反复开关机
(2)读盘时不要取盘
(3)不带电操作
(4)尽量使用快捷方式
二、故障分类
1.硬件故障
(1)接触不良
(2)CMOS设置错误(如主频等)
(3)硬件本身故障
A质量问题
B超负荷、过热导致异常
2.软件故障
(1)硬件驱动程序不正确
A未装驱动程序
B与其它设备冲突(ISA设备)
C程序不正确
(2)病毒
引导区病毒;CIH;宏病毒
A文件变大,内存变小
B文件被删
C死机
D系统崩溃
E破坏硬盘和BIOS(CIH)
三、故障判断及解决
1.死机
(1)进OS之前
硬件或CMOS设置
(2)进OS死机
软件
2.非法操作
(1)软件本身缺陷
(2)内存质量差或CPU、主板兼容性不好(AMD,CYRIX,VIA)
3.黑屏
(1)有声音
A重复长音:内存
B一长两短:显示卡
(2)无声音解决过程
A检查线路
B排除干扰(去掉多余的设备和连线)
C拨插
D清洁(刷子,橡皮,砂纸)
E交换(用已知是正常的设备)
4.故障特例
(1)反复重新启动或自动突然启动:电源
A未接触好
B输出不稳
C功率不够
D质量差
(2)复位开关或电源开关失灵导致不显示或突然关机
(3)CMOS跳线没还原,没反应
(4)CMOS电池无电或损坏导致每次开机暂停
(5)驱动器接口坏:在CMOS中屏蔽掉后外加多功能卡
(6)硬盘坏,可以检测得到,不能分区格式化:坏道)
A低格(主板带或DM)
B用磁盘工具如NORDUN磁盘医生修复
若零磁道坏则只能作数据盘,不能启动。
故障排除。
)、微机系统故障诊断步骤和原则。
1、 步骤:A、先区分是软件故障还硬件故障。当加电启动时能进行自检,能显示自检后的系统配置情况,则微机系统主机硬件基本上没有什么问题,故障的故障的原因是软件引起的可能性较大。
B、再具体确定是系统软件还应用软件故障。
C、硬件故障的检查步骤:先分清主机故障还是外部设备故障,即从系统确定到设备,再由设备确定到部件。
由系统到设备是指微机系统发生故障后,要确定主机键盘,显示器,打印机,硬盘和软盘等,是哪一个设备出问题。
这里要注意关联部分的故障,若接口和接口板故障在主机,但有可能表现为外部设备故障。
由设备到部件是指使如已确定主机有故障,则应进一步确定是内存,CPU时钟CMOS接口板中哪一个部件出问题。
总之,微机微机系统故障的检查步骤是,由软到硬,由大到小,由表及里,循序渐进,严禁急于求成,随意操作。
(二)、微机故障的检测原则。
A、 由表及里;B、先电源后负载;C、先外部设备再主机;D、先静态后动态;E、先一般故障后特殊故障;F、先简单后复杂;G、先公共性故障后局部性故障;H、先主要后次要。
二、常用维修方法和工具
(一)软件故障的查找方法:
A、 程序故障:需要我们检查程序本身的编写是否有错误,程序是否完整,程序的装入方法是否正确,是否符合程序的运行环境,程序的操作步骤是否无误,有无相互影响和制约的软件等;
B、 系统软件故障;
C、 计算机病毒。
(二)硬件故障的查找方法:
A、 硬件故障的人工查找方法:
(1) 直接观察法;
(2) 敲击手压法;
(3) 分割减少法;
(4) 拔插替换法;
(5) 静态测量法;
(6) 对比实验法;
(7) 升温降温法;
B、 硬件故障的软件自动检测法:
(1) ROM BIOS 的上电自检程序POST;
POST 固化在ROM中,一通电,从硬件核心出发,依次对CPU 及其基本数据通路、内存储器RAM和I/O接口各功能模块进行检查。运行POST的基本条件是CPU及其基本的外围电路,ROM电路和至少16KB的RAM能够正常工作。
(2)、PC机的高级诊断程序,DIAGNOTICS。
(3)、其他工具软件,如PCIOOLS,QAPLUS和NORTON等。
POST的应用
POST测试中心系统硬件的顺序。
中央处理器CPU--ROM BIOS--CMOS RAM--直接内存存取(DMA)控制器--键盘控制器--基本的64K系统RAM--可编程中断控制器--可编程中断计时器--高速缓冲(CACHE)控制器。
当系统中心硬件测试和初始化完成后,BIOS验证存储在CMOS RAM中的系统配置数据是否同实际配置的硬件一致,然后,BIOS测试并初始化64K以上的内存,键盘,软盘及硬盘驱动器,显示控制器和其他非系统板硬件。当测试到硬件故障时,BIOS给出相应的出错编码和出错信息。
其测试和初始化非中心系统硬件和其他配置硬件的顺序为:
CMOS RAM配置数据--显示控制器--64K以上的RAM内存--键盘--软盘控制器--软驱A的可用性--串行接口电路--硬盘控制器--其他硬件。
练习:(1)、操作一些常用的杀毒软件。如KV300、瑞星等。
(2)、模拟一些常见的故障进行排除。
第八课时
一、 教学内容:WIN98的故障的排除,复习总结。
二、 教学目的要求:通过教学,使学员掌握WIN98的故障排除。
三、 教学重点、难点:理清整个组装及维修的思路。
四、 教学的过程:
(一)、注册表检测与备份。
1、 在WIN98中,开始--运行--SCANREGW.EXE。
2、 启动电脑时,按F8--选第5项--在提示符下,键入SCANREG。
3、 选择最近的一个CAB备份,恢复正常的注册表。SCANRE/RESTORE
(二)、WIN98系统崩溃时,尝试的修复方法。
1、启动电脑,进入DOS提示符状态。进入WINDOWS所在的目录。
C:\WINDOWSattrib -h -r -s system.dat
C:\WINDOWSattrib -h -r -s user.dat
Del system.bat
Del user.dat
重新启动
2、启动电脑进入DOS提示符状态。将SYSTEM.DAT USER.DAT SYSTEM.DAO
USER.DAO的属性去掉,并删除。
重新安装WIN98。
计算机的基本知识
1.使用基本知识
(1)认识硬件
主机:电源开关,重新启动(微机一段时间没反应时);显示器;鼠标:左、右键(正、反键),单击、双击
(2)开关机
先开显示器,再开主机 目的:减少对主机内部件的冲击。
关机:单击开始--关闭系统--点关闭计算机--是--关显示器。
(3)打开程序的方法:A双击B单击后回车C反键后点打开
2.计算机的发展与分类大型机,小型机?:
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产生于1946年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冯.诺依曼发明,名字叫"埃尼阿克"(ENIAC)
(1)、第一代电子计算机(1946-1958):电子为基本电子器件(半导体:硅谷)
(2)、第二代电子计算机(1958-1964):晶体管
(3)、第三代电子计算机(1964-1971):集成电路
(4)、第四代电子计算机(1971起):中、大规模集成电路
3.计算机作用:
(1)科学计算(∏的计算)(2)数据处理(3)自动控制(4)辅助设计/制造)CAD/CAM@(5)辅助教学CAI@(6)办公自动化OA@(7)工业自动化FA@(8)人工智能AI@ (与"深蓝"下棋)
4计算机系统组成:
主板(连结所有设备的电路板)
CPU(中央处理器)=运算器+控制器
RAM(随机存储器)
内存(内部存储器)
主机 ROM(只读存储器)
硬盘
光驱
软驱
硬件 其它(声卡,显示卡等)
键盘,鼠标,扫描仪,手写板
外部设备
显示器,打印机
系统软件 操作系统(DOS、95、98、ME、2000等)
软件
应用软件 应用程序(OFFICE2000,打字软件);程序设计(VB、VC)
二、键盘
一般分三个区:打字键(主键盘)、数字键(副键盘)、光标控制键与功能键
1. 打字键
(1) 字母键
(2) 回车键(确定与进入,Word中的换行);Esc键(取消与退出);Backspace键;Shift键与双字符键;空格键(五笔字型中作为输入结束);WINDOWS键(由其它程序回到WINDWOS);Caps Lock大小键转换键(与用SHIFT键比较);Tab制表键;控制键alt和ctrl(辅助键,包括Shift键),如:ctrl+空格,ctrl+shift,alt+f4,ctrl+alt+del;
2. 数字键
Num Lock 键盘锁
Print screen 屏幕拷贝
Scroll Lock 屏幕滚动锁定键
Pause Break 暂停键
电脑维修基础知识有哪些}
电脑维修基础知识
一、硬件故障
虽然不是故障,但时常发生用户组装不正确或插口松等现象。这时可以自己打开电脑检查接线,插口等的错误。在新购硬盘,CD-ROM等EIDE设备时要注意将连接在中间的装置设置为“SlaveE”,将连接在边上的装置设置为“Master”,如果设置得不正确,有可能无法启动或使用相应装置时发生错误。
二、检测电脑故障的简单方法
如果排除了“假故障”,那么就是真的有故障存在了。若再检测一下各配件的外观,包括打开机箱看到主机内部的各部件表面都没有被高电压击毁的迹象,或者明显的伤痕,若有的话,故障部件就清楚了。若都没有,可先试下面的处理方法。
1、清除尘埃
飘浮在空气中的尘埃是计算机一大杀手,使用一段后就可能因主板等关键部件积尘太多而出现故障,即便是在专用机房中也会如此。所以,对于使用了较长时间的计算机,应首先进行清洁,用毛刷轻轻刷去主板、外设上的灰尘。如果灰尘已清扫掉,或无灰尘,故障仍然存在,就表明硬件存在别的问题。
另外,由于板卡上一些插卡或芯片采用插脚形式,震动、灰尘等原因常会造成引脚氧化,接触不良。可用橡皮擦擦去表面氧化层,重新插接好后开机检查故障是否排除。
注意:软盘使用中,脏污或被划伤的软盘插入软驱时会划伤读写头,损坏软驱。清洗磁头时一定要十分谨慎,长时间不用的软驱,可能在磁头上会有锈蚀,此时不可使用清洗盘,具体做法是打开机箱将 清洗剂 滴在磁头上,浸泡半小时后,用脂棉小心地擦拭干净。如果盲目地使用清洗盘势必导致软驱读写头的损伤,使软驱报废。
2.看、听、闻、摸
看”即观察系统板卡的 插头 、 插座 是否歪斜, 电阻 、 电容 引脚是否相碰,表面是否有烧焦痕迹,芯片表面是否开裂,主板上的 铜箔
是否烧断。当然了,不用说您也知道还要查看是否有异物掉进主板的元器件之间(这将造成短路),也可以看看板上是否有烧焦变色的地方,印刷 电路板
上的走线(铜箔)是否断裂等等。
“听”即监听电源 风扇 、软/硬盘电机或寻道机构、 显示器 变压器 等设备的工作声音是否正常。另外,系统发生短路故障时常常伴随着异常声响,监听可以及时发现一些事故隐患和在事故发生前即时采取措施。
“闻”即辨闻主机、板卡中是否有烧焦的气味,便于发现故障和确定短路所在地。
“摸”即用手按压管座的活动芯片,看芯片是否松动或接触不良。另外,在系统运行时用手触摸或靠近CPU、显示器、硬盘等设备的外壳根据其温度可以判断设备运行是否正常。用手触摸一些芯片的表面,如果发烫,则为该芯片损坏。
对于电脑维修入门的基础知识其实是包含了非常的多,并且也是分的十分的细。对于不同的问题它可能导致的原因有非常多个,这就需要用户逐一的去排查,逐一的去检测看到底是哪个方面出了问题,然后才好对症下药解决好问题。其实对于大多数的电脑它的问题很多都是由于使用的时间比较长,里面积累的灰尘过多导致,或者就是由于其它软件或硬件故障。
电脑上门维的服务介绍
电脑上门维修服务主要是针对台式机不方便移动而推出的一种上门维修服务,但是需要支付一定的上门服务费用,具体的费用看距离的远近以及电脑的故障程度而言。选择上门维修服务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电话预约:电脑出现故障的时候,如果自己不能解决,应该打电话给维修服务人员预约维修的时间
告知维修人员电脑的故障现象,由于电脑的故障问题种类很多,所以在预约的时候,应该告知维修人员电脑故障的时候有什么特征,越详细越好,这样维修人员可以大概的判断电脑故障的原因,也方便带具有针对性的维修工具。
还要注意的就是在约定的时间内,一定不要出门,应在家等维修人员上门,如果实在有急事,也应该电话取消上门服务,以免出现维修人员上门了主人却不在家的现象。
笔记本电脑的硬盘维护常识
1:为你笔记本提供不间断的电源(ups)
当硬盘开始工作时,一般都处于高速旋转之中,如果硬盘读写过程中突然断电,可能会导致硬盘的数据逻辑结构或物理结构的损坏。因此最好为您的关键服务提供不间断电源,正常关机时一定要注意面板上的硬盘指示灯是否还在闪烁,只有当硬盘指示灯停止闪烁、硬盘结束读写后方可关闭计算机的电源开关。
2:为你笔记本的硬盘降温
温度对硬盘的寿命也是有影响的。硬盘工作时会产生一定热量,使用中存在散热问题。温度以20~25℃为宜,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使晶体振荡器的时钟主频发生改变。温度还会造成硬盘电路元件失灵,磁介质也会因热胀效应而造成记录错误。
3:定期整理笔记本的硬盘碎片
在硬盘中,频繁地建立、删除文件会产生许多碎片,如果碎片积累了很多的话,那么我们日后在访问某个文件时,硬盘可能会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读取该文件,不但访问效率下降,而且还有可能损坏磁道。
4:做好笔记本的病毒防护以及系统升级工作
各类操作系统都存在着很多已知和未知的漏洞,其中以Windows的漏洞居多,2004年五月份出现的“震荡波”病毒就是利用了windows的漏洞实现其迅速传播及大规模破坏的能力,现在的病毒攻击的范围越来越广泛,而硬盘作为计算机的信息存储基地,通常都是计算机病毒攻击的首选目标。所以,为了保证硬盘的安全,我们应该注意经常对操作系统进行升级,打补丁,为杀毒软件下载最新的病毒码,做好病毒防护工作,同时要注意对重要的数据进行保护和经常性的备份,备数据恢复之需。
5:用手拿硬盘一定要小心(特别注意)
在日常的电脑维护工作中,用手拿硬盘是再频繁不过的事了。也许这最常见的事情,最不能引起我们的注意。其实,用手拿硬盘还是有学问的,稍有不慎也会使硬盘“报废”的,因此我们在用手拿硬盘时一定要做到以下几点: A、要轻拿轻放,不要磕碰或者与其他坚硬物体相撞; B、不能用手随便地触摸硬盘背面的电路板,这是因为在气候干燥时,人的手上可能会有静电,在这种情况下用手触摸硬盘背面的电路板,则“静电”就有可能会伤害到硬盘上的电子元件,导致无法正常运行。
因此,我们在用手拿硬盘时应该抓住硬盘两侧,并避免与其背面的电路板直接接触。有的类型的硬盘会在其外部包上一层护膜,此护膜除具备防震功能外,更把电路板保护于其中,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不用担心什么静电了。
电脑维修的常识
兄弟,我先总体给你讲一下,计算机的日常维护常识和保养方面的知识。然后在分别给你讲一下各个重要部件的详细的维护知识:#·#·#
***************************************************************************************************
一 理想的工作环境
1 理想的温度 5 ~35
电脑的安放位置应尽可能地远离热源的
2 适合的湿度 30%~80%的相对湿度
太高会影响配件的性能发挥 甚至引起一些配件的短路 太低则易产生静电
3 注意环境清洁
灰尘侵入电脑内部 经过长期的积累后 容易引起软驱 光驱读写错误 严重时还容易
引起电路的短路 你的电脑在运行一段时间后 应进行相应的清洁工作
4 远离电磁干扰
电脑经常放置在有较强的磁场环境下 就有可能造成硬盘上数据的损失 甚至这种强磁
场还会使电脑出现一些莫名其妙的现象 如 显示器可能会产生花斑 抖动等 这种电磁干
扰主要有 音响设备 电机 大功能电器 电源 静电以及较大功率的变压器如 UPS 甚至
日光灯等 因此在使用电脑时 应尽量使电脑远离这些干扰源
5 注意电源的稳定性
如果市电电压不够稳定 最好考虑给电脑配备一个稳压电源 如果市电经常停电 考虑
数据的安全性 就应该给电脑配备一个 UPS 现在般的 UPS 都带稳压功能
二 养成良好的使用习惯
1 正常开关机 开机的顺序是 先打开外设 如显示器 打印机 扫描仪等 的电源
关机顺序则相反 先关闭主机电源 再关闭外设电源
2 不要频繁地开关机 每次关 开机之间的时间间隔应不小于 30 秒
3 定期清洁电脑
4 在增 删电脑的硬件设备时 必须要断掉与市 电的连接后 并确认身体不带静电时
才可进行操作 这包括上面提到的清洁操作
5 在接触电路板时 不应用手直接触摸电路板上的铜线及集成电路的引脚 以免人体
所带的静电 击坏这些器件
6 电脑在加电之后 不应随意地移动和振动电脑 以免由于振动 而造成硬盘表面的
划伤 以及意义情况发生 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三 电脑日常维护的小误区
误区一 用清洗盘清洁软驱和光驱
清洗软盘是一种用绵纸做盘面的 3 寸软盘 绵纸上的纤维在盘面旋转中容易脱落而缠绕
在磁头上 而导致读盘能力的下降或磁头的损坏
清洗光盘盘面上有两排小刷子 高速的旋转时 本来用来清洗 光盘的刷子就会成为了
激光头的杀手 不仅会划伤激光头 而且有可能撞歪激光头 使之彻底无法读盘
误区二 用有机溶剂清洁电脑显示屏与激光头
显示器表面都涂有特殊的涂层 而有机溶剂则会溶解特殊涂层 使之效能降低或消失
光驱的激光头所用材料是类似有机玻璃的物质 而且有的还有增强折射功能的涂层 若
用有机溶剂擦洗 会溶解这些物质和涂层 导致激光头受到无法修复的损坏
误区三 在机箱通风口安装稠密的滤尘罩
有些用户非常注重电脑的清洁问题 在机箱通风口安装栅格比较稠密的罩子 此方法的
确是挡住了灰尘 可也大大降低了通风散热的效果 如果机箱内持续高温轻则会造成经常死
机 重则会烧毁 CPU 等易积热的零部件 在炎热的天气里 与灰尘相比 散热问题更重要
—************************************************
分别介绍一下:
**************************************************
显示器:
1 注意防湿
潮湿的环境是显示器的大敌 由于显示器内部存在高压 因此当室内湿度 80%时可能
产生漏电的危险
2 要避免强光照射
显示器的机身受阳光或强光照射 时间长了 容易老化变黄 而且显像管荧光粉在强烈
光照下也会老化 降低发光效率
3 防止灰尘进入
显示器内部的高望而却步达 10KV 30KV 容易吸引空气中的灰尘颗粒 灰尘长期积累
在内部电路 元器件上 会影响电子元器件的热量散发 使得电路板等元器件的温度上升
产生漏电而烧坏元件 另外灰尘也可能吸收水分 腐蚀显示器内部的电子线路
4 远离磁场干扰
长期暴露在磁场中可能会磁化或损坏显示器 因此发现显示器局部变色 应该马上确定
显示器附近是否有磁性物质 迅速排除 否则可能会给显示器造成永久的损害
5 保持合适的温度
显像管作为显示器的一大热源 在过高的环境温度下它的工作性能和使用寿命将会大打
折扣 同时元器件也会加速老化 最终轻则导致显示器 罢工 重则可能击穿或烧毁其他
元器件
6 注意保护线缆与接头
在移动显示器时 我们不要忘记将电源线和信号电缆线拔掉 而插拔电源线和信号电缆
时 应先关机 以免损坏接口电路的元器件
如显示器接触不良将会导致显示颜色减少或者不能同步 插头的某个引脚弯曲可能会导
致显示器重则不能显示内容 轻则不能显示颜色或者偏向一种颜色 以及有可能导致屏幕上
下翻滚 这种问题非常麻烦 因为如果矫正弯曲的引脚可能使得引脚折断
*—*—*—*—*—*—*—*—*—*—*—*—*—*—*—*—*
硬盘:
一 正在对硬盘读写时不能关掉电源
硬盘进行读写时 硬盘处于高速旋转状态中 如 Quantum 昆腾 的 Fireball 火球
系列 3.5 英寸硬盘 转速达到每分钟 4500 周 而 DRANDPRIX 系列大容量硬盘则高达每分钟
7200 周 在硬盘如此高速旋转时 忽然关掉电源 将导致磁头与盘片猛烈磨擦 从而损坏
硬盘 所以在关机时 一定要注意面板上的硬盘指示烟 确保硬盘完成读写之后才关机
二 注意防尘 保持使用环境的清洁卫生
环境中灰尘过多 会被吸附到印制电路板的表面及主轴电机的内部 硬盘在较潮湿的环
境中工作 会使绝缘电阻下降 轻则引起工作不稳定 重则使某些电子器件损坏 或某些对
灰尘敏感的传感器不能正常工作 因此要保持环境卫生 减少空气中的含尘量 用户不能自
行拆开硬盘盖 否则空气中的灰尘便进入盘内 磁头读/写操作时将划伤盘片或磁头 因此
硬盘出现故障时决不允许在普通条件下拆开盘体外壳螺钉
三 防止硬盘受震动
硬盘是十分精密的设备 工作时磁头在盘片表面的浮动高度只有几微米 不工作时 磁
头与盘片是按触的 硬盘在进行读写时 一旦发生较大的震动 就可能造成磁头与数据区相
撞击 导致盘片数据区损坏或划盘 甚至丢失硬盘内的文件信息 因此在主轴电机尚未停机
之前 严禁搬运硬盘 以免磁头与盘片产生撞击而擦伤盘片表面的磁层 在硬盘的安装 拆
卸过程中更要加倍小心 严禁摇晃 磕碰
四 控制环境温度 防止高温 潮湿 磁场的影响
硬盘的主轴电机 步进电机及其驱动电路工作时都要发热 在使用中要严格控制环境温
度 微机操作室内最好利用空调 将温度调节在 20-25 在炎热的夏季 要注意监测硬盘
周围的环境温度 一般在 40 在温湿的季节要注意使环境干燥或经常给系统加电 靠自
身的发热将机内水汽蒸发掉 另外 尽可能使硬盘不要靠近强磁场 如音箱 喇叭 电机
电台等 以免硬盘里所记录的数据因磁化而受到破坏
五 硬盘的整理
硬盘的整理包括两方面 一是根目录的整理 二是硬盘碎块的整理 根目录一般存放系
统文件和子目录文件 如 COMMAND.COM CONFIG.SYS AUTOEXEC.BAT 等个别文件 不要存放
其它文件 DOS Windows 等操作系统 文字处理系统及其他应用软件都应该分别建立一个
子目录存放 一个清晰 整洁的目录结构会为你的工作带来方便 同时也避免了软件的重复
放置及 垃圾文件 过多浪费硬盘空间 还影响运行速度
六 防止计算机病毒 对硬盘的破坏
病毒对硬盘中存贮的信息是很大的威胁 所以应利用版本较新的抗病毒软件对硬盘进行
定期的病毒检测 发现病毒 应立即采取办法去清除 尽量避免对硬盘进行格式化 因为硬
盘格式化会丢失全部数据并减少硬盘的使用寿命 当从外来软盘拷贝信息到硬盘时 先要对
软盘进行病毒检查 防止硬盘由此染上病毒 破坏盘内数据信息
************************************************
光驱:
一 用单独数据线连接
有些 PC 机用户都是将光盘置为 Slave 从驱动器 与置为 Master 主驱动器 的硬盘
连在同一条数据线上 再接到主板的 IDEL 接口 这种方法简单 还省一条数据线 但容易
引起硬盘和光驱的带宽争用 从而导致光驱在进行大数据量传输时无法一次性将数据读完
光驱频繁启动寻道 降低了光驱的使用寿命 解决方法很简单 另买一根硬盘数据线 交光
驱的跳线改为 Master 主驱动器 将光驱连接到主板上的 IDE2 接口上
二 使用数据缓冲技术
使用缓冲程序可帮助光驱一次性读入更多的内容 避免频繁启动寻道 这对光驱的寿命
及性能都大有益处 数据缓冲技术在 DOS 下可用 Smartdrive 等缓冲程序 在 Windows 下通
常已由系统为用户设置好了 无需用户再进行设置
三 避免光盘久置光驱
只要光盘置于光驱内 光驱就会使其高速旋转 即使不读盘也不会因此将光盘停下来
这样一方面光驱的机械磨损加大 另一方面 高速旋转的光盘受到任何冲击都可能导致数据
的永久性损坏乃至整个盘片的变形 所以危害甚大 其解决方法就是在不使用光盘时 尽量
不要将光盘置于光驱内 现在大容量硬盘已逐渐普及 对于经常使用光盘 可将其内容拷贝
到硬盘上
四 少用光驱观看 VCD
这是因为在播放 VCD 的过程中 光驱必须数小时连续不停地读取数据 另一方面 VCD
影碟大多质量得不到保证 光驱在播放过程中不得不频繁启动纠错功能 反反复复地读数据
对光驱寿命及性能的损害不言而喻
五 降低光驱读取速度
在对光盘进行读盘操作时 有时光驱会出现指示烟不停地闪烁 不能读盘 总是提示
无法访问 E \ 设备尚款准备好 遇到此类提示 先点 取消 中止操作 然后 对症
下药 我们知道光驱的读取速度和光驱的读盘能力是成反比的 因此对于倍速以上的光驱
我们可以设置成单倍速的读盘速度 从而提高光驱的读盘能力
六 其他
光驱的环境温度光驱中的很多元件对温度都有很高的敏感性 光驱最佳工作环境的温度
是在 10-30 摄氏度之间 当光驱工作的环境温度在 10 摄氏度以下时 光驱的读盘能力会大
大下降 以致光驱不能读盘 这时 我们可以打开光驱托盘 用电吹风对准光驱门吹一吹
光驱就可以正常读盘了 当然 最好在电脑工作的房间内 安装取暖设备 因为用电吹风吹
会加快光驱元件的老化 缩短光驱的使用寿命
当然 用干净 质量好的光盘对处延长光驱寿命是很重要的 所以应尽量做到以下几点
不把使用后的光盘到处乱放 不把粘有灰尘 油污的光盘放在光驱中使用 不使用盗版光盘
等 防患于未然 才是维护光驱的最好办法
如何清洗光驱的激光头
一 自动清洗
买一张专门的计算机光驱的清洗盘 注意 不要购买 VCD 机所使用的那种清洗盘 放
入你的光驱中 在 Windows 下 使用附件中的 CDPlayer 软件播放这个盘 播放完毕后 把
清洗盘取出 这时 你的光驱就已经清洗完毕了 你可以检测以下是否光驱的读盘能力有所
提高 如没有效果 可以尝试使用手工清洗的方法
二 手工清洗
使用工具打开光驱的外壳 在光驱的中央位置有一个玻璃状的小圆球 这就是激光头
使用一个干净的棉签 蘸一点酒精 在激光头的表面轻轻的擦拭 擦拭 擦完毕后 等酒精
蒸发干后 把光驱外壳盖上即可 这时 你的光驱的读盘的能力一定很大的提高了
维护光盘的八项措施
1 要及时擦除盘片上的污点
2 要让盘片处于干燥的环境
3 要定期进行清洁工作
4 要注意保护盘片内缘
5 要注意灰尘的侵袭
6 要让盘片远离光照
7 避免长时间读光盘
8 不要在盘片上任意粘贴标签
**************************************************
软驱:
1 不要使用质量不好 有物量损伤 受潮 磁层脱落的软盘 以免损坏软驱磁头
2 软盘不使用时 应从软驱中取出存放好 不要将软盘长时间放在软驱中
3 软驱读取数据时 软驱工作指示灯亮 不要强行取出软盘 以免损坏软驱磁头和软
盘
4 软驱不能正确读取数据或出现划盘故障时 不应继续使用 以免使故障扩大或损坏
其它软盘
5 定期 如一个季度或半年 对软驱的机械部分及检测元件进行除尘 可用无水酒精
擦洗磁头小车 钢带 导轨 发光二极管和光敏三极管 当磁头小车 钢带或导轨上有灰尘
时 这些灰尘粘附在小车和钢带之间 就会导致磁头定位不准而出现读写错误
6 软驱使用一段时间后 由于软盘上的磁层脱落或灰尘的堆积 将降低磁头的读 写
灵敏度 因此 必须定期清洗磁头 一般以半个月清洗一次为宜 清洗原则是
1 一般情况下 使用干清洗盘 如清洗后无效 可用湿清洗盘 滴入清洗盘读写口
的清洗液不宜太多 否则会划烂清洗盘和损伤磁头 利用 HD-COPY 软件中的 Specialmenu
中的 Use cleaning disk 使用清洗盘 功能 可让软驱磁头从 0 磁道到最高磁道来回走动
同时驱动马达旋转带动清洗盘转动 达到清洗磁头的目的 该功能使驱动器自动旋转 15 秒
钟 该方法清洗磁头比较彻底
2 如果磁头太脏 则要采用手工清洗 即用棉球蘸清洗液或无水酒精 轻轻擦洗软
驱的上 下磁头 需要注意的是 擦洗时不能用力过猛 以免使磁头移位
3 但是 有时灰尘堆积时间太长 会在磁头上产生重度污染 而利用浸泡法去掉磁
头上的重度污染物 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具体步骤如下
取下软驱 露出软驱的磁头小车
用小螺丝刀 有条件的最好用注射器 将无水酒精滴在软驱磁头上 使磁头被酒精浸泡
住
浸泡约 2-3 分钟后 观察酒精是否已干 在冷天及潮湿天气时最好用电吹风吹吹磁头部
位
装回软驱 插上电源线及信号线
在清洗盘的磁头工作处滴几滴清洗液 将其插入软驱 主机上电工作 利用常规手段
将磁头摩擦清洗 2-3 次
**************************************************
呵呵,让我们一起来把我们的电脑维护好吧!~!~!~!~!~!
怎么学电脑维修?
1、学电脑维修:最好是去有自己的维修点的培训中心,边学边用,这样才学得快。有些电脑公司有设有自己的培训中心,去这里学习最理想。
2选择学习的项目:电脑维修分板卡级和芯片级维修。板卡级维修培训学习期知道,入门快。芯片级维修因涉及大理专业技术,所以学习期长,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培训费也多贵。所以初学者建议先从板卡级维修学起。
3老师讲过的课要认真做笔记,课后多做笔记。多与其它学员交流技术。
4学习过程获得实践机会要努力去争取。像客户拿机子来修尽量先自己去修,有不明白的再请假老师或先来的学员。这样才学得快
5懂得通过网络学习,多光顾网上维修论坛,论坛上聚集了众多经验丰富的技术员,有问在论坛上发贴,论坛上会有很多人针对给了解决方案。
6不一样的老师教授的效果可能不一样,如果实在不懂可到网上找教程再看一遍,这样效果会理好一点。
7、硬件维修分为板卡级维修和芯片级维修两种板卡级维修,简单来说就是找出电脑具体的故障硬件是哪一个,这个其实不难。我建议去看一些电脑组成结构方面的书。首先搞明白电脑中的各个内部设备和外部设备的具体作用。然后再去看硬件维修方面的书籍,对各种部件的各类故障现象加以了解。
8、芯片级维修
就是把找出来的故障板卡或者硬件设备加以修复。这个相对有难度,也比较复杂。如果要学,我建议去专业机构培训,在家里自学比较麻烦,因为有很多维修需要用到专业设备。学习这个要有一定的电子电路基础知识和读图能力。
9、除了以上两种,还有不少故障不能一下子明确区分是软件还是硬件引起的。比如最让人头痛的蓝屏故障。有不少蓝屏其实是软件原因引起的。比如病毒感染,驱动损坏,软件安装不正确等等。这方面可以求助百度。通过蓝屏代码来了解具体故障原因,再有针对性的修复。
10、系统软件
软件维修最主要的就是对电脑操作系统的维护了。最简单的就是重装系统,这个基本上可以解决百分之90的软件故障,也是很多略懂计算机的“高手”最拿手的好戏~。这个可以自己百度教程学习。其实很 简单,基本上就是傻瓜操作。
11、但是在实际情况下,有很多时候并不允许你轻易重装系统,比如电脑中安装有专用软件,如果重装会导致数据丢失,或者软件损坏等情况。要知道很多时候,数据比机器值钱的多。几万块甚至几十万的机器可以随时换,但是数据绝不容有失。这时候就需要你对操作系统的运行原理有较深入的了解,才能在不重新安装系统,或者不破坏数据的情况下,对电脑进行修复,并保证数据的安全。
电子维修基本常识
1.维修家用电器的需要掌握什么知识
要想做一个高精的家电维修技师,需要掌握的知识非常多。
主要知识如下;1、基础理论:电工基础知识、半导体晶体管电路知识、仪器仪表使用知识、数字电路知识、微电脑知识等。2、维修操作技能:学会一般的操作,例如:电气设备的外壳拆卸、常规及相关的工具设备使用、电烙铁的锡焊技术、氧气风焊接技术、各种导线的手工连接技术等等。
3、主要电器的专项维修特点:例如冰箱有压缩机和冷凝器的工作原理,涉及氟利昂等充装试压和管路疏通焊接;电视机存在高压电路和行场扫描电路;洗衣机有时间控制电路和电脑芯片;电饭锅有磁力控制电路等等。4、维修经验积累:这个全靠自己了。
要善于做维修笔记啊,看看维修杂志、看看网上资料吧。
2.关于电子方面修理的理论知识
电子电器修理的维修实例将故障和修理过程描述的既惊又险,历尽艰辛,扣人心弦.而看到最后,故障原因却是---接触不良,虚焊脱焊,插件不紧,印板裂缝,受潮霉断,灰尘污染等等.当然这些大都是故障的成因.很多维修技术人员在维修实践中,也确实为此伤了脑筋,费了时间和周转,而结果却是如此偶然的因素造成的.
电子电器修理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科学,它需要具备丰富的理论和实践,根据"望,闻,问,切"辅以逻辑推理,判断故障范围,再"下手动刀"最后手到病除.所以电子技术人员在电子电器修理时不需要偶然的因素,就有必然的结果.
3.电脑维修知识都有那些
基础(电脑主题)
电子元件
电子电路
焊接技术
仪器仪表
组装(电脑主题)
装机图解 识别真伪
图解接口 优化配置
维修(电脑主题)
初级维修 故障判断
维修工具 维修流程
cpu(电脑硬件)
认识cpu 风扇故障
技术资料
故障剖析
主板(电脑硬件)
主板图解 BIOS资料
主板芯片 主板维修
硬盘(电脑硬件)
认识硬盘 硬盘维修
数据恢复 硬盘教材
电源(电脑硬件)
认识电源 电源维修
维修实例 维修教程
光驱(电脑硬件)
认识光驱 换激光头
虚拟光驱 光驱维修
内存(电脑硬件)
认识内存 内存技术
内存维修 内存参数
显卡(电脑硬件)
认识显卡 显卡驱动
显卡维修 显卡测试
声卡(电脑硬件)
认识声卡 声卡检测
声卡维修 集成声卡
网卡(电脑硬件)
认识网卡 网络协议
网卡维修 ADSL
键盘(电脑硬件)
认识键盘
键盘维修
键盘问题 键盘测试
鼠标(电脑硬件)
鼠标知识 鼠标维修
鼠标参数 鼠标问题
显示器
显示器基础 显示器维修
显示器测试 液晶显示器
DOS(电脑主题)
概述入门 常用命令
系统配置 出错提示
系统(电脑主题)
操作系统 系统优化
系统进程 清除垃圾
注册表
注册表命令 注册表修复
注册表详解 注册表编辑
安全(电脑主题)
网络安全 木马清除
电脑病毒 黑客技术
下载
电脑维修助手
4.电路板维修都得学习什么基础知识
从事电路板维修的同仁对电路板维修的基础知识、社会价值及发展前景已熟知,但社会上还要很多想学电路板维修技术,却不懂其在当今社会设备中的应用价值,而在徘徊犹豫,下面跟大家分享的是学习电路板维修最基础的知识,希望让更多想学一技之长的人对电路板有所了解。
电路板维修是一门新兴的修理行业。工业设备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所以各个行业的工控板的数量也越来越多,工控板损坏后,更换电路板所需的高额费用(少则几千元,多则上万或几十万元)也成为各企业非常头痛的一件事。其实,这些损坏的电路板绝大多数在国内是可以维修的,而且费用只是购买一块新板的20%-30%,所用时间也比国外定板的时间短的多。下面介绍下电路板维修基础知识。
几乎所有的电路板维修都没有图纸材料,因此很多人对电路板维修持怀疑态度,虽然各种电路板千差万别,但是不变的是每种电路板都是由各种集成块、电阻、电容及其它器件构成的,所以电路板损坏一定是其中某个或某些个器件损坏造成的,电路板维修的思想就是基于上述因素建立起来的。电路板维修分为检测跟维修两个部分,其中检测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对电路板上的每一个器件进行基础知识的验测,直到将坏件找到更换掉,那么一块电路板就修好了。
电路板检测就是对电路板上的每一个电子元件故障的查找、确定和纠正的过程。其实整个检测过程是思维过程和提供逻辑推理线索的测试过程,所以,检测工程师必需要在电路板的维护、测试、检修过程中,逐渐地积累经验,不断地提高水平。一般的电子设备都是由成千上万的元器件组成的,在维护、检修时,若靠直接一一测试检查电路板中的每一个元器件来发现问题的话将十分费时,实施起来也非常困难。那么从故障现象到故障原因的对号入座式的检修方式,是一种重要的检修方法。电路板只要检测出了问题的所在,那么维修电路板就很容易了。以上即为电路板维修基础知识介绍。
5.电工基础知识
电工基础和安全
第一章触电事故与触电急救
1、电气事故分析
(1) 电气事故种类:电流伤害事故、电气设备事故、电磁场伤害事故、雷电事故、静电事故及电气火灾和爆炸事故。
(2) 触电事故原因:缺乏电气安全知识;违反安全操作规程;电气设备、线路不合格;维修不善;偶然因素。
2、电流对人体的作用
(1) 触电的种类:单相触电;两相触电;跨步电压触电。
(2) 对工频电而言:
感知电流:成年男性约为1.1毫安,成年女性为0.7毫安。
摆脱电流:成年男性约为16毫安,女性为10.5毫安。从安全的角度考虑,取概率为0.5%时人的摆脱电流作为最小摆脱电流,男性为9毫安,女性为6毫安。
3、安全电压
(1) 允许电流:男性为9毫安,女性为6毫安。
(2) 人体电阻:1000~2000欧。
(3) 安全电压值:42,36,24,12,6伏。
(4) 安全电压的供电电源:由特定电源供电,包括独立电源和安全隔离变压器(由安装在同一铁芯上的两个相对独立的线圈构成)。自耦变压器、分压器和半导体装置等不能作为电压的供电电源。
(5) 安全电压回路必须具备的条件:
Ⅰ、供电电源输入输出必须实行电路上的隔离;
Ⅱ、工作在安全电压下的电路,必须与其它电气系统无任何电气上的联系(不允许接地,但安全隔离变压器的铁芯应该接地);
Ⅲ、采用24V以上的安全电压时,必须采取防止直接接触带电体的保护措施,不允许有 *** 的带电体;
Ⅳ、线路符合下列条件:部件和导线的电压等级至少为250V,安全电压用的插头,就不能插入较高电压的插座。
4、触电急救
现场挽救要点:迅速脱离电源;准确实行救治(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就地进行抢救;救治要坚持到底。
第二章 直接接触的防护措施
1、直接接触防护措施的种类
绝缘、屏护、间距、采用安全电压、限制能耗、电气联锁、安装漏电保护器。
2、绝缘
(1) 绝缘材料电阻率一般为10^9•厘米以上。
(2) 摇表上有分别标有接地E,电路L和屏蔽(或保护)G三个接线端钮。E端接地或接于电气设备的外壳。G端为测量电缆芯线对外绝缘电阻时,E接电缆外皮,L接电缆芯线,为消除芯线绝缘层表面漏电引起的误差,G接电缆外皮内的内层绝缘上。
(3) 测量绝缘电阻注意事项:
①、摇把转速应由慢到快;
②、根据对象选择不同电压的摇表(100~1000伏,使用500V~1000V兆欧表;1000V以上,使用2500V或5000V兆欧表);
③、端线不能用双股绝缘线或绞线,以免其绝缘不良引起误差;
④、被测量的电气设备要断电,测量前要放电;
⑤、测量前对要对摇表进行检查;
⑥、应尽可能在电气设备刚停止运转后进行,以使所测结果符合运转温度下的情况;
⑦、测量电力布线绝缘电阻时,应将熔断器、用电设备、电器和仪表断开。
(4) 主要电气设备或线路应达的绝缘电阻值:
① 新装和大修后1KV以下的配电装置,每一段绝缘电阻不应小于0.5兆欧,电力布线绝缘电阻不应小于0.5兆欧;新装和运行1KV以上的电力线路,要求每个绝缘子绝缘电阻不应小于300兆欧。
② 新投变压器的绝缘电阻值应不低于出厂值的70%。
③ 交流电动机定子线圈的绝缘电阻额定电压为1000V以上者,常温下应不低于每千伏1兆欧,转子线圈的绝缘电阻应不低于每千伏0.5兆欧。额定电压低于1000V以下者,常温下应不低于每千伏0.5兆欧。温度越高绝缘电阻越低。
第三章 间接接触的防护措施
1、间接接触防护措施的种类
(1) 自动切断电源的保护
对于不同的配电网,可根据其特点,分别采用过电流保护(包括接零保护)、漏电保护、故障电压保护(包括接地保护)、绝缘监视等保护措施。
(2) 采用Ⅱ类绝缘的电气设备
(3) 采用电气隔离
(4) 等电位连接
2、保护接地
(1) 就是把在故障情况下,可能呈现危险的对地电压的金属部分同大地紧密连接起来。
笔记本电脑主板怎么修
笔记本 电脑的主板坏了,拿出去修?一般的商家都会让你更换一块的,下面就让我教大家如何自己动手修笔记本电脑主板。
修笔记本电脑主板的 方法
一、查板方法:
1.观察法:有无烧糊、烧断、起泡、板面断线、插口锈蚀。
2.表测法:+5V、GND电阻是否是太小(在50欧姆以下)。
3.通电检查:对明确已坏板,可略调高电压0.5-1V,开机后用手搓板上的IC,让有问题的芯片发热,从而感知出来。
4.逻辑笔检查:对重点怀疑的IC输入、输出、控制极各端检查信号有无、强弱。
5.辨别各大工作区:大部分板都有区域上的明确分工,如:控制区(CPU)、时钟区(晶振)(分频)、背景画面区、动作区(人物、飞机)、声音产生合成区等。这对电脑板的深入维修十分重要。
二、排错方法:
1.将怀疑的芯片,根据手册的指示,首先检查输入、输出端是否有信号(波型),如有入无出,再查IC的控制信号(时钟)等的有无,如有则此IC坏的可能性极大,无控制信号,追查到它的前一极,直到找到损坏的IC为止。
2.找到的暂时不要从极上取下可选用同一型号。或程序内容相同的IC背在上面,开机观察是否好转,以确认该IC是否损坏。
3.用切线、借跳线法寻找短路线:发现有的信线和地线、+5V或 其它 多个IC不应相连的脚短路,可切断该线再测量,判断是IC问题还是板面走线问题,或从其它IC上借用信号焊接到波型不对的IC上看现象画面是否变好,判断该IC的好坏。
4.对照法:找一块相同内容的好电脑板对照测量相应IC的引脚波型和其数来确认的IC是否损坏。
5.用微机万用编程器(ALL-03/07)(EXPRO-80/100等)中的ICTEST软件测试IC。
三、电脑芯片拆卸方法:
1.剪脚法:不伤板,不能再生利用。
2.拖锡法:在IC脚两边上焊满锡,利用高温烙铁来回拖动,同时起出IC(易伤板,但可保全测试IC)。
3.烧烤法:在酒精灯、煤气灶、电炉上烧烤,等板上锡溶化后起出IC(不易掌握)。
4.锡锅法:在电炉上作专用锡锅,待锡溶化后,将板上要卸的IC浸入锡锅内,即可起出IC又不伤板,但设备不易制作。
5.电热风枪:用专用电热风枪卸片,吹要卸的IC引脚部分,即可将化锡后的IC起出(注意吹板时要晃动风枪否则也会将电脑板吹起泡,但风枪成本高,一般约2000元左右)
作为专业硬件维修,板卡维修是非常重要的项目之一。拿过来一块有故障的主板,如何判断具体哪个元器件出问题呢?
引起 主板故障 的主要原因
1.人为故障:带电插拨I/O卡,以及在装板卡及插头时用力不当造成对接口、芯片等的损害
2.环境不良:静电常造成主板上芯片(特别是CMOS芯片)被击穿。另外,主板遇到电源损坏或电网电压瞬间产生的尖峰脉冲时,往往会损坏系统板供电插头附近的芯片。如果主板上布满了灰尘,也会造成信号短路等。
3.器件质量问题:由于芯片和其它器件质量不良导致的损坏。
四、清洗
首先要提醒注意的是,灰尘是主板最大的敌人之一。最好注意防尘,可用毛刷轻轻刷去主板上的灰尘,另外,主板上一些插卡、芯片采用插脚形式,常会因为引脚氧化而接触不良。可用橡皮擦去表面氧化层,重新插接。当然我们可以用三氯乙烷--挥发性能好,是清洗主板的液体之一。还有就是在突然掉电时,要马上关上计算机,以免又突然来电把主板和电源烧毁。流程。
五、 BIOS
由于BIOS设置不当,如果超频……可以跳线清处,摘重新设置。如果BIOS损坏,如病毒侵入……,可以重写BIOS。因为BIOS是无法通过仪器测的,它是以软件形式存在的,为了排除一切可能导致主板出现问题的原因,最好把主板BIOS刷一下。
六、拔插交换
主机系统产生故障的原因很多,例如主板自身故障或I/O总线上的各种插卡故障均可导致系统运行不正常。采用拔插维修法是确定故障在主板或I/O设备的简捷方法。该方法就是关机将插件板逐块拔出,每拔出一块板就开机观察机器运行状态,一旦拔出某块后主板运行正常,那么故障原因就是该插件板故障或相应I/O总线插槽及负载电路故障。若拔出所有插件板后系统启动仍不正常,则故障很可能就在主板上。采用交换法实质上就是将同型号插件板,总线方式一致、功能相同的插件板或同型号芯片相互芯片相互交换,根据故障现象的变化情况判断故障所在。此法多用于易拔插的维修环境,例如内存自检出错,可交换相同的内存芯片或内存条来确定故障原因。
七、观看
拿到一块有故障主板先用眼睛扫一下,看看没有没烧坏的痕迹,外观有没损坏,看各插头、插座是否歪斜,电阻、电容引脚是否相碰,表面是否烧焦,芯片表面是否开裂,主板上的铜箔是否烧断。还要查看是否有异物掉进主板的元器件之间。遇到有疑问的地方,可以借助万能表量一下。触摸一些芯片的表面,如果异常发烫,可换一块芯片试试。
(1).如果连线断,我们可以用刀把断线处的漆刮干净,在露出的导线处涂上蜡,再用针顺着走线把蜡划去,接下来就是在上面滴上硝酸银溶液。接着就要用万能表来确认是否把断点连接好。就这样一个一个的,把断点接好就可以了。注意要一个一个的连,切不要心急,象主板上有的地方的走线间的距离很小,弄不好就会短路了。
(2).如果是电解电容,可以找匹配的换掉。
八、万能表、示波器工具
用示万能表、波器测主板各元器件供电的情况。一个是检测主板是否对这部分供电,再有就是供电的电压是否正常。
电阻、电压测量:
电源故障 包括主板上+12V、+5V及+3.3V电源和Power Good信号故障;总线故障包括总线本身故障和总线控制权产生的故障;元件故障则包括电阻、电容、集成电路芯片及其它元部件的故障。
为防止出现意外,在加电之前应测量一下主板上电源+5V与地(GND)之间的电阻值。最简捷的方法是测芯片的电源引脚与地之间的电阻。未插入电源插头时,该电阻一般应为300Ω,最低也不应低于100Ω。再测一下反向电阻值,略有差异,但不能相差过大。若正反向阻值很小或接近导通,就说明有短路发生,应检查短的原因。产生这类现象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1)系统板上有被击穿的芯片。一般说此类故障较难排除。例如TTL芯片(LS系列)的+5V连在一起,可吸去+5V引脚上的焊锡,使其悬浮,逐个测量,从而找出故障片子。如果采用割线的方法,势必会影响主板的寿命。
(2)板子上有损坏的电阻电容。
(3)板子上存有导电杂物。
当排除短路故障后,插上所有的I/O卡,测量+5V,+12V与地是否短路。特别是+12V与周围信号是否相碰。当手头上有一块好的同样型号的主板时,也可以用测量电阻值的方法测板上的疑点,通过对比,可以较快地发现芯片故障所在。
当上述步骤均未见效时,可以将电源插上加电测量。一般测电源的+5V和+12V。当发现某一电压值偏离标准太远时,可以通过分隔法或割断某些引线或拔下某些芯片再测电压。当割断某条引线或拔下某块芯片时,若电压变为正常,则这条引线引出的元器件或拔下来的芯片就是故障所在。
九、程序、诊断卡诊断
通过随机诊断程序、专用维修诊断卡及根据各种技术参数(如接口地址),自编专用诊断程序来辅助硬件维修可达到事半功倍之效。程序测试法的原理就是用软件发送数据、命令,通过读线路状态及某个芯片(如寄存器)状态来识别故障部位。此法往往用于检查各种接口电路故障及具有地址参数的各种电路。但此法应用的前提是CPU及基总线运行正常,能够运行有关诊断软件,能够运行安装于I/O总线插槽上的诊断卡等。编写的诊断程序要严格、全面有针对性,能够让某些关键部位出现有规律的信号,能够对偶发故障进行反复测试及能显示记录出错情况。
电脑维修判断的注意事项
1)特别要注意用户的使用环境,包括硬件环境、软件环境和周围环境
A、周围环境:电源环境、其它高功能电器、磁场状况、网络硬件环境、温湿度、环境的洁净程度;
B、硬件环境:机器内的清洁度、温湿度,部件上的跳接线设置、颜色、形状,用户加装的与机器相连的其它设备等一切可能与机器运行有关的其它硬件设施;
C、软件环境:除标本软件及设置外,用户加装的其它应用与配置。
D、装配检测:由于笔记本的装配的特殊性,因此我们在检修时一定么注意机器的装配是否正确。
2)对于所见到的现象,要根据已有的知识和 经验 进行认真的思考、分析,在充分的思考与分析之后才可动手操作,尽量的运用我们已有的测试工具来进行检测。对于不明白的问题应向有经验或技术水平较高的人员咨询。
3)维修判断必须先从软件入手,最后考虑硬件的问题并结合笔记本电脑测试工作的结果进行确定。下列情况,则直接从硬件入手。
A、不加电;
B、开机无显。
C、明显的硬件故障
4)必须充分地与用户沟通。了解用户的操作过程、出故障时所进行过的操作、用户使用电脑的水平等。
5)当出现大批量的相似故障(不仅是可能判断为批量的故障)时,一定要对周围的环境、连接的设备,以及与故障部件相关的其它部件或设备进行认真的检查,以排除引起故障的根本原因。另外,要审查用户的操作环境,如安放电脑的台面是否稳固、操作是否符合要求等。
6)在进行故障现象复现、维修判断的过程中,应避免故障范围扩大。
7)加电前,必须认真观察周围的环境、电脑设备的连接情况,以确认无异常。下列情况应重点注意观察:
A、电源环境——电压值是否在允许的范围内,电源是否稳定;在同一电源分支上是否有较大的干扰设备。
B、周边环境——设备间的距离,其它产生干扰的设备,其它设备与电脑设备的连接情况。
C、温、湿度是否在允许的范围内。
D、设备间用于连接的插头座是否完好,接触是否牢靠。边线连接是否正确。
E、电脑设备及所边其它设备是否存在变形、变色、异味等异常现象。
8)在进行维修判断的过程中,如有可能影响到用户所存储的数据,一定要在做好备份或保护 措施 ,并征得用户同意后,才可继续进行。
9)如果要通过比较法、替换法进行故障判断的话,应先征得用户的同意。
电脑维修的原则与方法
一、 进行维修判断须从最简单的事情做起
简单的事情,一方面指观察,另一方面是指简捷的环境。
简单的事情就是观察,它包括:
1、 电脑周围的环境情况——位置、电源、连接、其它设备、温度与湿度等;
2、 电脑所表现的现象、显示的内容,及它们与正常情况下的异同;
3、 电脑内部的环境情况——灰尘、连接、器件的颜色、部件的形状、指示灯的状态等;
4、 电脑的软硬件配置——安装了何种硬件,资源的使用情况;使用的是使种xx作系统,其上又安装了何种应用软件;硬件的设置驱动程序版本等。
简捷的环境包括:
1、 后续将提到的最小系统;
2、 在判断的环境中,仅包括基本的运行部件/软件,和被怀疑有故障的部件/软件;
3、 在一个干净的系统中,添加用户的应用(硬件、软件)来进行分析判断。
从简单的事情做起,有利于精力的集中,有利于进行故障的判断与定位。一定要注意,必须通过认真的观察后,才可进行判断与维修。
二、 根据观察到的现象,要“先想后做”
先想后做,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先想好怎样做、从何处入手,再实际动手。也可以说是先分析判断,再进行维修。
其次是,对于所观察到的现象,尽可能地先查阅相关的资料,看有无相应的技术要求、使用特点等,然后根据查阅到的资料,结合下面要谈到的内容,再着手维修。
最后是,在分析判断的过程中,要根据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进行判断,对于自己不太了解或根本不了解的,一定要先向有经验的同事或你的技术支持工程师咨询,寻求帮助。
三、 在大多数的电脑维修判断中,必须“先软后硬”。
即从整个维修判断的过程看,总是先判断是否为软件故障,先检查软件问题,当可判软件环境是正常时,如果故障不能消失,再从硬件方面着手检查。
四、 在维修过程中要分清主次,即“抓主要矛盾”。
在复现故障现象时,有时可能会看到一台故障机不止有一个故障现象,而是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故障现象(如:启动过程中无显,但机器也在启动,同时启动完后,有 死机 的现象等),为时,应该先判断、维修主要的故障现象,当修复后,再维修次要故障现象,有时可能次要故障现象已不需要维修了。
电脑维修的基本方法
一、观察法
观察,是维修判断过程中第一要法,它贯穿于整个维修过程中。观察不仅要认真,而且要全面。要观察的内容包括:
1、 周围的环境;
2、 硬件环境。包括接插头、座和槽等;
3、 软件环境;
4、 用户xx作的习惯、过程
二、最小系统法
最小系统是指,从维修判断的角度能使电脑开机或运行的最基本的硬件和软件环境。最小系统有两种形式:
硬件最小系统:由电源、主板和CPU组成。在这个系统中,没有任何信号线的连接,只有电源到主板的电源连接。在判断过程中是通过声音来判断这一核心组成部分是否可正常工作;
软件最小系统:由电源、主板、CPU、内存、显示卡/ 显示器 、键盘和硬盘组成。这个最小系统主要用来判断系统是否可完成正常的启动与运行。
对于软件最小环境,就“软件”有以下几点要说明:
1、 硬盘中的软件环境,保留着原先的软件环境,只是在分析判断时,根据需要进行隔离如卸载、屏蔽等)。保留原有的软件环境,主要是用来分析判断应用软件方面的问题
2、 硬盘中的软件环境,只有一个基本的xx作系统环境(可能是卸载掉所有应用,或是重新安装一个干净的xx作系统),然后根据分析判断的需要,加载需要的应用。需要使用一个干净的xx作系统环境,是要判断系统问题、软件冲突或软、硬件间的冲突问题。
3、 在软件最小系统下,可根据需要添加或更改适当的硬件。如:在判断启动故障时,由于硬盘 不能启动 ,想检查一下能否从其它驱动器启动。这时,可在软件最小系统下加入一个软驱或干脆用软驱替换硬盘,来检查。又如:在判断音视频方面的故障时,应需要在软件最小系统中加入声卡;在判断网络问题时,就应在软件最小系统中加入网卡等。
最小系统法,主要是要先判断在最基本的软、硬件环境中,系统是否可正常工作。如果不能正常工作,即可判定最基本的软、硬件部件有故障,从而起到故障隔离的作用。
最小系统法与逐步添加法结合,能较快速地定位发生在其它板软件的故障,提高维修效率。
电脑维修判断方法
1)修判断总是从最简单的做起:如先查看外观、连接,再看软件的设置、安装,最后进行拆机检测。
2)观察法。观察,是维修过程中第一要法,它贯穿于整个维修过程中。观察不仅要认真,而且要全面。要观察的内容包括:
A、加电前的观察;
B、拆装过程中的观察。应养成注意故障机原始状况的好习惯,即每进行下一步操作之前,都要观察当前的状况,如连接状况、安装状况、形状状况等;每拆卸下一个部件或设备后,都要对所拆卸的部件进行认真查看,如:部件上芯片或器件的颜色、插槽、接插件等;
C、加电过程中的观察。加电中,应重点观察:指示灯、风扇、气味、屏幕显示的内容(包括一闪而过的内容)等。
D、周围环境的观察。这一点一定要引起维修工程师的足够重视。
3)软件检查
A、 操作系统 方面。如操作系统是否能正常启动、响应和运行、是否存在病毒等;
B、设备驱动安装与配置方面。即设备驱动程序是否与设备匹配、版本是否合适、相应的设备在驱动程序的作用下是否能正常响应;
C、磁盘状况方面。检查磁盘上的分区是否能访问、介质是否有损坏、保存在其上的文件是否完整等(判断的方法参见第二部分中的相关内容);
D、应用软件方面。如应用软件是否与操作系统或其它应用有兼容性的问题、使用与配置是否与说明手册中所述的相符、应用软件的相关程序、数据等是否完整等;
E、BIOS设置,在必要时应先恢复到最优状态。建议:在维修时先把BIOS恢复到最优状态,然后根据应用的需要,逐步设置到合适值。
F、在硬件配置正确,并得到用户许可时,可通过重建系统的方法来判断操作系统之类软件故障,在用户不同意的情况下,建议使用自带的硬盘,来进行重建系统的操作。在这种情况下,最好重建系统后,逐步复原到用户原硬盘的状态,以便判断故障点。
4)隔离法。这种方法与下面的最小系统法类似。即将有可能干扰故障判断,或怀疑有故障的功能屏 蔽掉,以突出故障本身的一种判断方法。这种方法不仅用于硬件维修,还可用于软件维修。
5)最小系统法。最小系统是指在满足特定应用的条件下,使用的最少的部件配置来进行维修判断的方法。最小系统有两种:
A、硬件最小系统:既是光板测试,只包括主板、CPU、内存、液晶屏和电源,这种测试可以排除很多由于装配而引起问题。
B、软件最小系统:只含有电源、主板、CPU、内存、显示卡、硬盘、键盘。在这个系统下,检查软件问题、启动问题及硬件问题。
利用最小系统法,有两种判断思路:
A、在所组成的最小系统配置下,查看故障是否复现,如果故障消失,说明问题出在其它部件或设备上,否则问题出在最小系统中的部件上。
B、最小系统法,也可反转使用,即从当前故障机的配置开始,逐步减少部件,最后至最小系统。在这一过程中,当减掉某部件后,故障消失,则在减掉的部件中就有可能存在故障部件。
6)用替换法进行替换及比较判断替换、比较的顺序。建议如下:
A、应根据故障的现象或第二部分中的故障类别,来考虑需进行替换比较的部件
B、在替换比较的过程中,应按先简单后复杂的顺序进行替换比较。
C、替换比较,应最先考查与怀疑有故障的部件相连接的连接线、信号线等,之后是替换怀疑有故障的部件,再后是替换供电部件,最后是与之相关的其它部件。
D、替换比较,还可从当前部件的故障率高低来考虑最先替换的部件。故障率高的部件先进行替换。
什么叫主控制芯片
主控制芯片:主板上还有两个重要的控制芯片,一块PCI插槽旁边,另一个在CPU旁边;它们是控制局部总线和内存的,各种扩展卡都由它们来控制;也就是说CPU对其它设备的控制都是通过它们来完成的。它们的型号往往决定了主板的扩展性。
我们在购买主板时,常常看到包装上、 广告 上会写着什么BX芯片组,MVP芯片组,等等,这些芯片组就是指这两颗控制芯片,它们决定了主板所支持的CPU类型、最高的工作频率、内存的最大容量、扩展槽的数量等等。所以购买主板时,要注意芯片组的类型。
数据恢复种类知多少
1、磁盘阵列RAID故障恢复
RAID存储技术是目前广泛应用的存储方式。 磁盘阵列数据恢复对象包括RAID0、RAID1、RAID5以及组合型的RAID系列磁盘阵列的数据.
2、硬盘数据恢复
(1)病毒破坏、误删除、误格式化、误分区、误克隆。
(2)CMOS检测不识别硬盘、硬盘异响、磁头偏移。
(3)IDE、SCSI、USB、ZIP 接口及 RAID 阵列硬盘的数据恢复。
(4)支持的操作系统 Win98、WinNT/2000、Linux/Unix、Mac、Novell.
3、文档数据修复
(1)损坏的office数据恢复
(2)MMicrosoft SQL、Oracle、Sybase 、Foxbase/pro 文件数据恢复。
(3)损坏的 Zip、MPEG、asf、RM 等文件数据修复。
(4)MS Outlook、Exchange 文件的数据恢复。
(5)zip、rar、Word、 Excel 、Access、pdf 等文档的密码恢复。
4、系统恢复
因病毒破坏,误操作等因素而崩溃的系统重新正常工作包括:
(1)分区丢失
(2)安装多操作系统时因配置不当使某操作系统不可引
(3)支持的操作系统包括Win95/98/ME 、WinNT/2000 、Linux/UNIX
笔记本电脑主板怎么修相关 文章 :
1. 笔记本主板维修方法
2. 笔记本主板短路怎么办
3. 电脑主机电源开关的维修详细方法(图解)
4. 笔记本电脑主板温度过高怎么办
5. 电脑主板各部件详细图解
本文链接:http://www.qa119.cn/2355.html